为更好地改善较为薄弱的农村治安防控基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永城市委、市政府将“一村(格)一警”工作纳入全市2019年度重点工作,明确将“一村(格)一警”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足额保障,先后组织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配合公安机关就警法联调、警调对接工作和党员社区民警兼任村党支部副书记、非党员社区民警兼任村委会副主任专门制定下发了系列文件,全力做好相关配套工作。永城市政府和全市29个乡镇党委政府投入专项资金统筹推进警务室、警务工作站建设和辅警招录工作。目前,33个亮点警务室、66个警务工作站的建设任务全部高质量完成。
永城市公安局将“一村(格)一警”作为稳定基层政权的重要抓手、基础工作高站位推进。他们集中人、财、物、科技等各类资源优势,组建了“一村(格)一警”工作联控中心,切实凝聚起工作合力。在强力提升硬件装备保障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机关警力下沉工作,将新招录的24名民警全部分配到基层派出所,充实了派出所警务室民警数量。目前,全市派出所民警共381名,占全局总警力的47.1%。
为化解治安形势严峻和基层治理能力不足的矛盾,永城市公安局坚持依托本村人解决本村事的工作思路,选择优秀的村干部和治安积极分子担任包村辅警,全市共招录815名包村辅警。根据交通管理形势,该局又赋予包村辅警交通安全劝导员职责。
工作中,永城市公安局坚持群众路线,以“两抓”任务为重点,打造警民良性互动平安共同体。抓群防群治,动员各类社会力量组织开展巡逻守护、邻里守望、救助帮扶、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抓常态化走访,最大限度服务群众、赢得民心、汇集民力。同时,坚持源头治理,以“两调”机制为基础,打造开放多元、联动融合的矛盾化解新格局。该局协调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司法局及律师协会等单位组织,多次召开联席会议落实“警法联调”和“警调对接”工作,现在116名律师和59名基层法律工作者已经派驻完毕,各警务室、警务工作站与当地人民调解委员对接完毕。在此基础上,该局积极吸纳热心公益事业、热心社会治安工作的义工,成立了“红心义警”。目前已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治安巡逻300余次,出动义警2000人次,文明劝导调解纠纷100余起,还深入学校、机关进行法制宣传教育20余次,帮扶30余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为实现“脚板+科技”工作模式转变,永城市公安局充分利用微信群开展工作。建设了全市“一村(格)一警联络员群”、派出所“警务室民警和包村辅警工作群”、村居社区“警民交流、安防教育群”等三级微信平台,探索建立了“一村(格)一警”联控中心、社区民警、包村辅警、群众之间“工作分层交流、信息垂直传递”工作机制,完善平台信息轮值发布机制,第一时间将党的政策和公安工作延伸到最基层,将民警履职延伸到最末端,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真诚服务群众的快车。(人民公安报记者 孙雅琼 通讯员 谢飞 张浩)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黄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