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讯:(黄波 通讯员 王娜)严冬时节,寒意无处不在,广阔的农村大地则“寒更切”。近日,记者走进永城市十八里镇,看到与其他村庄尽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同,该镇通村达户的道路两旁是“四季常青千万棵”,墨绿的枝叶顶风傲立,刷刷作响。
不仅如此,工厂车间内的马达声、蔬菜大棚内的灌溉声、广场上舞蹈的音乐声、干部调研走访的询问声……共同奏响了谋发展的激昂乐章。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之时,该镇广大党员干部用实干与担当书写着最亮丽的答卷。
推动产业发展 筑牢振兴基础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一名共产党员,扎根基层、为民办事,就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对于如何开展好主题教育,十八里镇党委书记杨明月说,“群众还有哪些操心事、烦心事?办事难不难、看病难不难、就业难不难?只有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老百姓才会真心竖起大拇指,主题教育才会真正取得实效。”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基础和保障。如何让群众富起来,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乡村发展有后劲?这都需要产业的支撑。那么,如何做大做强产业,壮大镇域经济,十八里镇党委、政府一直在脚踏实地探索。
“您在网上买的优衣库的衣服,有可能就是我们生产的。”在位于该镇的中原茉织华服饰车间内,工人们正在赶制优衣库的订单。该企业现有员工600余人,年可加工服饰400万件,产值2亿元。
以商招商引凤来。该镇紧紧围绕浙商企业,以茉织华服饰为基础,引进落地了得盛科技等浙商投资的服装加工及配套企业7家,逐步形成了服装加工园区。同时,该镇积极为演集镇招商项目长青生物质发电做好服务,规划长青热电工业园一区,主要引进食品类用热企业,目前已和5家食品企业签订了入驻协议,其中1家正在建设;规划长青热电工业园二区,主要引进板材家具类用热企业,已和山东金润元集团达成初步意向,在镇区东部初步形成了电力工业园区。
目前,该镇已形成了西服装东电力的产业格局,有服装加工、面粉加工、生物质发电、水泥生产、玩具加工、袜业生产等各类企业10余家,吸纳周边就业人员900余人,富了群众、强了财政,壮大了镇域经济,为该镇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工业基础。
产业兴旺,“融合”是关键。“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一二三产业融合、城乡产业融合是必经之路。”十八里镇镇长张玉海介绍说,为不断提升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该镇坚持在提高农产品产值上下功夫。支持发展已形成的药材、酥梨、西瓜、大蒜、苗木、蔬菜、花卉等种植基地,通过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高生产综合效益,增强农业产业支撑。同时,该镇充分利用华星、中原两大面粉加工企业,以及付利特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等优势资源,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产、加、销一体式联动体系,从而助推乡村振兴。
实施道路革命 出行更加便利
今年以来,各乡镇都在深入推进道路革命“庄庄通”“户户通”工程,切实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但是,很多群众在夸赞“条条道路通我家”的同时,也会抱怨许多道路平交路口未做硬化,容易出现事故。
最是小事显担当。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就是要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小事难事烦事,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因此,为进一步提升道路标准,十八里镇对镇内20余公里主要道路进行了平交路口硬化,修建散水坡,并安装标识标牌、减速带、警示桩等,让群众出行更舒心、更安心。
其实,该镇始终高度重视道路建设,于2016年提出了道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并坚持“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建设理念,让全镇群众共享道路建设成果。通过3年的努力和积极争取,该镇共修建农村道路81.3公里,新建桥梁5座,实现了庄庄通。2019年,该镇重点围绕“户户通”做文章,新修“户户通”道路23公里,实现了全镇道路户户通。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就是解放思想。在道路革命“户户通”工程中,该镇因地制宜,创新形式,在物资筹集上采取群众捐钱、捐旧砖、出义务工三种形式,不足部分镇里奖补;不搞“一刀切”,根据农户实际情况,入户道路实行砖铺路和水泥路两种形式,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推进“三化”建设,提升道路品质。该镇按照多绿化、有亮化、主要道路规范化的原则推进“三化”建设。目前,已累计对100余公里道路种植行道树木3万余棵,道路亮化已经覆盖镇内主要干道,组与组之间的道路亮化正在进行,共安装路灯1800余盏,基本满足了群众夜间出行的需要。
构建机制,提高道路养护标准。该镇借鉴各级道路管养经验,将道路的绿化、亮化、规范化建设的管护和路肩养护,按专业原则交由专门人员和专业公司负责,道路两侧村庄沟渠、桥梁等净化工作按属地原则交由各村负责。同时,该镇一年两次对路肩和两侧沟渠、荒草、杂树等进行集中统一培护、疏通和清理,力争使每一条建成的道路都成为美丽的风景线。
牢记初心使命 接续奋斗前行
最是实干显“初心”。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十八里镇把办好一批民生实事贯穿于主题教育之中,把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主题教育的落脚点,把办好民生实事作为检验主题教育的“试金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为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该镇统筹“四种督导”,重点在督学、督干、督改、督效上下功夫。“督学”就是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党史新中国史、先进典型等作为重点,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认真武装头脑,锤炼政治品格,砥砺初心使命;“督干”就是围绕镇党委、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落实来推动主题教育,引领党员干部在抓落实中守初心、担使命;“督改”就是指导各党支部敢于直面调研、检视反馈的问题,贯通“查”和“改”,不折不扣整改到位;“督效”就是用实现“五个促进”“两个再夺优”来检验主题教育实效。同时,用好“四种方法”,即:善提问,看党员干部学得怎么样;搞暗访,看纪律作风是否过硬;抓明察,看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勤走访,听老百姓评价是否满意,实打实掌握情况。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该镇根据不同层面的督导对象和问题的性质特点,采取口头提示、现场纠正、问题交办、建议问责等方式来处理,及时纠偏校正,用工作实绩来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擦亮初心没有休止符,担当使命永远在路上。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十八里镇将在重温初心的精神洗礼中再次出发,在勇于担当中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投稿邮箱:sq@henance.com 商丘热线:13592378365)
(责任编辑: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