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henance.com/file/upload/202208/12/2011229915.jpg)
河南县域经济网商丘讯(黄波 通讯员 江丰)8月12日上午,在睢阳区宋集镇李合六村千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商丘鸿丰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李效亮正在操作无人机遥控器,只见地里一架无人机在空中来回盘旋喷施杀菌剂、杀虫剂和叶面肥。李效亮说:“现在这个时候喷施这些东西主要是防治病虫害和增加产量,另外通过无人机飞过带动的风对玉米实施人工授粉,一举多得。”
![](https://www.henance.com/file/upload/202208/12/2011538215.jpg)
经李效亮介绍,他今年承包了800多亩耕地,全部是按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进行,该种植模式能高效利用光温资源、充分发挥边行优势,其核心是2行密植玉米带与2-6行大豆带交替复合种植,受光空间为立体多面受光,玉米行行具有显著的边行优势,大豆受光面增大,边际劣势显著下降。并且玉米带与大豆带年际间轮作,种管收机械化作业,做到玉米不减产、每亩多收大豆100公斤左右,实现了大豆玉米协同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我通过多方考察,收益非常好。”李效亮算了笔收支账,“复合种植模式比净作模式每亩要多投入200-300元,但能多得一季豆,大豆每亩能多赚450至500元,怎么算都是赚钱的。虽然成本略有增加,但是收益更大。今年的种植效果大家都看得到,下一年会带动更多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自己也计划扩种到1500亩。只要风调雨顺,增产增收是完全没问题的。”
当天,在韦庄村韦修福流转的茶菊花田地里,几位村民一边忙着浇水,一边忙着给菊花打头。韦修福介绍:“菊花打头是指掐去菊花的顶尖,使之增产。打头的原理是去掉茎的生长点,抑制生长素分泌,去除顶芽的分生组织,可控制加高和抽长生长,有利于加粗生长和加速果实发育。目的是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使植物多开花结果。”他今年已经是第六年种植茶菊花了,尝到甜头的他每年流转的土地都在递增,今年种了近50亩,光品种就有北京菊、皖北菊、婺源皇和金丝皇等。
今年以来,宋集镇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种植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流转,全面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的推广和利用,全镇茶菊花种植达到近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超过了千亩。
下一步,该镇将坚持示范引领,瞄准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变种植模式,坚持用地养地相结合,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确保农民增产增收,持续推动乡村振兴。 (投稿邮箱:sq@henance.com 商丘热线:13592378365)
(责任编辑:黄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