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县域经济网商丘讯(黄波 通讯员 王隐 郑光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总能把中国人的情怀释放得最开心,也最能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中团聚的意义。为了让年轻的一代更好地体验春节的传统习俗,为了不忘中国文化的根源。梁园区双八镇中心小学在寒假期间开展了“感受春节年味,体验传统习俗”春节特色实践活动。这次春节特色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寒假生活,提高了学生知行合一的实践水平和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
![图片1](https://www.henance.com/file/upload/202302/06/1753583415.png)
贴春联贴福字,贴出的是辞旧迎新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许多学生参与新年贴春联的活动。在参与贴春联的活动中,他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这种独特的传统文化形式。春联是对联文化中的一种,分上下联,仄起平收,讲究对偶修辞,内容上多为辞旧迎新,表达对新年的期盼。
![图片2](https://www.henance.com/file/upload/202302/06/1754344215.png)
包饺子,包进去的是幸福、吉祥、和顺。
过年包饺子是春节重要的一道程序。全家人团坐在一起,一块包饺子,本身就是一种团圆。学生们的参与,一是加深了对于传统食文化的了解,二是培养了孩子们动手践行的习惯。全家一边劳动,一边聊天话家常,其乐融融,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显著特征。
吃团圆饭,吃得是家庭和美,团结一心。
全家吃团圆饭,尊老爱幼,你谦我让,和和美美,说说一年来的辛苦和收获,谈谈对新的一年的打算与期盼,增进了家人之间的亲情交流。彰显了中国家庭中的天伦之乐。
![图片3](https://www.henance.com/file/upload/202302/06/1755301315.png)
拜年,是孝道的文化传递。
拜年是春节保留至今的一种礼节。这充分体现出了中国孝道文化的源远流长,是尊老敬老的礼节呈现,也是传统文化中“礼”文化的再现。小孩子们参与拜年活动,能更加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由来和存在的意义。也是增强小孩子们社交能力的一种较好的锻炼。有助于防止小孩子们的社交恐惧和生活在电子产品的虚化空间里,避免小孩子们出现抑郁和孤独等不良心理现象。
![图片4](https://www.henance.com/file/upload/202302/06/1755567415.png)
大扫除,除旧布新迎新春。
腊月二十三,习俗称“扫年”,每逢这一天家家户户打扫干净屋子,“扫尘”也叫“扫陈”,有“除旧布新”的含义,蕴含了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和期盼。同学们力所能及地参与了扫地、擦桌子、整理房间、洗刷碗筷等劳动。在劳动中他们加深了对春节习俗的理解,也培养了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图片5](https://www.henance.com/file/upload/202302/06/1757235615.png)
欢庆元宵,做灯笼、办手抄报。
正月十五闹元宵,闹元宵最好玩的当然是灯笼。元宵节到了,小孩子们开始制作自己最喜爱的灯笼,他们从找材料、做模型、糊制、题字、放置蜡烛等步骤,一步一步地精心制作,经过不断失败后才能成功。这是在慢慢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当他们举着各种各样的灯笼,感受着春节最后的热闹,也积攒着春节过后步入生活正轨的生活能量,期待着来年的团圆和聚会。
![图片6](https://www.henance.com/file/upload/202302/06/1757434515.png)
许多孩子们用自己的创意和纸笔,把心目中的春节通过手抄报的形式来表现出来。画一个兔子灯笼,写一段关于春节或者元宵节的美文,大家制作的手抄报真的很美。
春节已过,“一年之计在于春”,美丽的春天马上就要来临,同学们也马上就要返回久违的学校了。希望同学们能像春草一样,生机勃勃,欣欣然,去热烈地拥抱美丽的春天吧!(投稿邮箱:sq@henance.com 商丘热线:13592378365)
(责任编辑:王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