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点宣传夯基础。在辖区9个居民小区设立宣传点,搭建起政策法规普及的“前沿阵地”。现场通过悬挂醒目条幅、发放宣传手册、提供现场答疑等方式,全方位向居民普及民族宗教政策法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以及总体国家安全观等重要内容。活动期间,累计发放资料2000余份,现场答疑解惑80余人次,切实打造家门口的普法阵地。

创新形式增实效。组建20人“红石榴宣讲队”,开展“敲门送法”行动,实施“三必讲”工作法(婚丧嫁娶必讲移风易俗、邻里纠纷必讲团结政策、节日活动必讲法治文化)。创新“情景带入式”宣讲,通过“家庭议事会”形式解析“高价彩礼调解”“邻里守望公约”等典型案例,推动移风易俗倡议书签收率达100%,化解民族相关矛盾纠纷3起。
协同联动,构建三位一体共育机制
校社联动护成长。充分发挥学校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联合辖区学校在商丘市第三高级中学举办“法治成长 共育未来”主题座谈会。围绕防欺凌、防诈骗等热点主题,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进行法律解读和案例分析,有效提升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政企协同扩覆盖。联合律师事务所组建“法治护航服务团”,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进企业”专项行动,重点围绕劳动合同、权益保障等事项提供精准法律服务,累计为3家企业开展专项体检,化解民族员工劳务纠纷2起。同步推进“诚信经营示范店”宣传活动,打造“法治宣传示范街区”,实现法治宣传与营商环境双提升。
长效固本,健全民族法治生态体系
扩大宣传覆盖。为确保宣传活动取得更广泛的效果,东风街道将宣传范围从居民小区延伸至沿街商户、企业等各类场所。通过设置展板、播放宣传视频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成果,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来。
加强队伍建设。组建由法律顾问、统战委员、网格员构成的“法治观察员”队伍,建立“月研判、季培训、年考评”机制。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对47名网格员进行民族政策法规专题培训,处置涉民族因素事件响应速度提升90%。
建立长效机制。东风街道深刻认识到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常态化工作体系。定期举办专题讲座、社区宣传等活动,持续为群众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不断巩固民族团结成果,为构建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系列活动,有效增强了群众对民族宗教政策的理解,构建起“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宣传教育网络。下一步,东风街道将继续深化宣传形式,整合各方资源,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走深走实。

(责任编辑:李觅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