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集乡王楼村是典型的劳务输出村,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恰逢春节外出人员返乡之际,人员流动性加大,防疫难度加大是不争的事实。面对严峻的抗“疫”形势,赵辉清醒地认识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积极协调配合县乡各部门落实相关防疫、抗“疫”精神的同时,严格落实上级要求,坚持“驻村第一书记主动作为,勇挑重担、敢上头阵、能打硬仗,坚定站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第一线,全程在村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迅速投入到王楼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严防死守,做群众的“守夜人”
赵辉积极协助村“两委”干部有条不紊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召开全村人员疫情防控动员会,建立疫情防控组织,制定疫情防控方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把村“两委”干部、全村党员、青壮劳力变成值守点急先锋,在进出村的4个主要路口设置疫情防控点,统一排班24小时专人值班。在值守点配备桌椅、党旗、登记薄、消毒液和体温仪,并悬挂宣传条幅。值班人员佩戴口罩、红袖箍,杜绝无关人员旁观;值班人员对本村春节期间省外、特别是湖北周边返乡人员情况,及外来人员、车辆逐一询问情况并登记、测体温;对本村进出人员要及时宣传疫情防范措施,劝导村民切勿频繁外出。切断了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兑现了群众“家”门口的“守夜人”的承诺,截至目前,该村1800多人口未发生一例疑似感染现象。
综合施策,做群众的“知心人”
聚集打牌、扎堆聊天、串门聚餐、走亲访友等几乎是村民节日期间日常生活的全部,这恰恰是病毒传播的易发点,防疫的重灾区。赵辉考虑工作实际,抽调“乡村名流”、党员等作为劝导员,对其进行防疫知识的统一培训后上岗,在村内不间断巡逻,发现聚集打牌、扎堆聊天、串门聚餐及走亲访友者及时进行劝导,并进行防疫知识宣传,效果良好,节日期间没发生一例违反规定的行为。
捐赠防疫物资,为防疫工作“雪中送炭”
该村4个卡点24小时值守,造成口罩、消毒液、食物等严重短缺,防疫物资告急,值班人员饮食无法供应等问题迫在眉睫,赵辉发挥自身优势,积极配合公司多方努力,于2月3日购买防疫口罩100个,高度酒精100公斤,84消毒液100公斤,方便面、火腿肠、纯净水等共60箱捐赠该村,交由村两委统一管理,按需求分发给各值守点的工作人员,解决了燃眉之急,提高了防疫工作质量。
稳定民心,做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通过应急广播、微信群、悬挂横幅和发放张贴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工作。赵辉组织村内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人员进行疫情防控宣传,讲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识,提高广大群众自我防控意识和战胜疫情的信心,主动监控、清除微信群等公共媒介不实言论或谣言,让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及政府脱贫攻坚政策占领宣传阵地,让群众及时正确了解政府动态,实现做连接政府与人民群众政策链接桥的目的。
落实“一号文件”精神,努力实现防疫、脱贫“两不误”
赵辉带领王楼村贯彻落实上级“决战脱贫攻坚与防疫总体战会议精神”的相关文件要求,统筹考虑防疫与脱贫攻坚两项战役,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奋勇决战、赢取决胜。在指导配合防疫工作的同时,到王润远药材种殖合作社、彦凯蛋鸭养殖场、昌鹏蜂产品加工厂等访谈调研,了解防疫期间药材、鸭蛋、苗木市场行情及正常运转中饲料、防疫等环节存在的问题,确保其健康运转,实现努力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养大户、电商平台等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确保稳定脱贫。动员社会力量,深化“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
在今后的工作中,赵辉将继续带领公司驻村帮扶工作队全面下沉基层,在配合乡村两级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认真谋划部署、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确保“两大战役”决战决胜。
(投稿邮箱:sq@henance.com 商丘热线:13592378365)
(投稿邮箱:sq@henance.com 商丘热线:13592378365)
(责任编辑:黄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