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险而行的逆行者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正值春节,湖北(武汉)返乡人员急增,他们必须摸排出所有密切接触者的行动轨迹,向各级各部门提供权威详实的调查报告,对这些人员进行有效隔离,在源头上控制疫情。
日常,他们需到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家中、到集中隔离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他们的居所进行日常消毒,这是自1月23日,永城市疾控中心成立流行病学调查科以来朱明杰30多天的工作清单。
疫情发生后,医院就成为人们谈之色变的“禁区”,人人避之不及,但作为流调员朱明杰说,“我是党员,我先上!”
1994年,刚满18岁的朱明杰就报名参军,在部队,他参与了1998年抗洪救灾。2008年汶川地震,又与市疾控中心的同事们奔赴四川抗震救灾。2017年,他参与了禽流感防疫工作。对疾控工作现场应急处置方面,他积累了很多经验。面对疫情,他选择再次请缨冲在最前面。

2008年,朱明杰支援汶川地震灾后防疫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朱明杰和队友们24小时值班待命,只要报告有疑似病例,他就会立马穿上防护服赶赴医院,对疑似患者展开信息调查和收集,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行为轨迹追踪,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撰写流调报告。
“流行病学调查的意义在于,告诉你源头从哪里来,然后把这条链子掐断,也就从源头上扼住了病毒的‘咽喉’。”朱明杰说,“流调员”就像是疫情中的“侦探”,“破案”的过程就是流行病学的调查,只有摸清每例病例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发病时间和就诊情况等,才能为判定病例的感染来源提供依据。
严谨细致的“排雷”高手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流调要求覆盖到疑似病例在14天内接触过的所有人员,以及接触的方式和接触程度。“有没有与疑似病例靠近一米内?有没有打喷嚏、咳嗽?有没有戴口罩?内容多且繁杂。我们要掌握第一手资料,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朱明杰介绍道。
要摸清楚一名疑似病例过去一段时间去过哪,跟谁接触过等信息并不容易,朱明杰要顺着一点点的蛛丝马迹发现可能的传染源和密切接触者。流调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每一步骤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调查对象有时候很不理解,会不耐烦,每次做流调,朱明杰要一边查询,一边做解释,甚至有时候还要做一些相关的心理疏导,有时遇到调查对象不配合,朱明杰就要花很多时间想方设法多渠道多方向去证实其真伪。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掌握了很多窍门,能够从调查中“剥茧抽丝”,快速获取信息。
1月29日,接到对马桥镇耿家发屋夫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命令后,朱明杰和同事立即前往医院与王某和耿某某进行沟通,详细询问他们最近的基本情况,两小时的耐心询问,摸清了他们夫妻的行程轨迹及密切接触者,这一项调查报告就写了三千多字。
朴实无华的奔跑者
朱明杰深知自己这份工作是疫情防控中的关键。疫情传播是没有下班时间的,随时随地都可能有下一个感染者,而每一个感染者背后都潜藏着十几个甚至上百个有感染风险的密切接触者,容不得半点耽搁。每一例确诊病人的行程轨迹,每一次新冠肺炎的疫情研判,都离不开他和队员们在疫情一线的询问调查。

抗“疫”工作开展以来,朱明杰已经连续30多天没有休息,他从未回过家,家中有年迈的父母,有待安抚的幼儿。他舍小家为大家,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他和队友们不分昼夜,接到消息随时出发,对于抗击疫情来说,他们是真正的幕后英雄,对于家庭来说,可能更多的是亏欠。
“自从孩子放寒假,就忙于工作,到现在30多天了也没有见孩子一面。”朱明杰说。提起孩子他更多的是心疼,但是他明白,作为一个光荣的疾控人,让可疑的病例及时排除,是他的责任。
当记者问他打算什么时候回家。他说:“疫情还没有结束,绝对不能麻痹大意,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
致敬和平年代的英雄!我们等你凯旋而归!
(投稿邮箱:sq@henance.com 商丘热线:13592378365)
(投稿邮箱:sq@henance.com 商丘热线:13592378365)
(责任编辑:黄波)